【河北省】立足大人口 聚焦小家庭 扎实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发布日期:2016-01-05 阅读:3106

  国家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以来,河北省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五方面内容,突出“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全面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一、思想重视,措施得力,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5月,国家南通全面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会议后,我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迅速传达国家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一是2014年,经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全省组织实施计生惠民七大工程,从计生家庭民生需求入手,全面开展优生健康、残疾预防、奖励救助、养老关怀、志愿服务等惠民行动,逐步提升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二是考核推动。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全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制度健全、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地方予以加分。三是党政统筹,部门协同。结合试点经验,以七大计生惠民工程为抓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起草我省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财政每年列专项预算,对试点单位予以补贴,初步建立起党政主导、相关部门广泛参与、财政保障良好的工作格局。一年多来,家庭发展政策覆盖促进成员健康、增进福利保障、减少家庭贫困、促进性别平等、支持妇女儿童等多方面,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宣传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围绕创建主题,突出工作重点,以元旦、春节、母亲节、“5?29”、12?18、“5.15”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墙报、展板、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家庭观、幸福观,进一步扩大“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积极进行家庭发展理论研究。委托省人发中心就全省家庭发展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委托河北师大进行“中国农村家庭发展状况调查”,进一步真实掌握全省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状况,为制定家庭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三是广泛传播健康和应急救助知识。积极组织开展中医文化科普、预防接种、关爱病患儿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母乳喂养等多场健康知识讲座和大型义诊活动,在磁县成功进行了自然灾害(地震)卫生应急实战拉练,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及自救互救意识。另外,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科普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2015-2019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三、优质服务、守护健康,为创建活动保驾护航

  (一)体系健全,服务全面

  一是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到位的地方,均设立了家庭发展处(室),同时市、县、乡、村设有关怀扶助中心,专职负责家庭健康服务有关工作。二是立足家庭提供服务。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站和妇幼保健机构网络优势,立足服务阵地,突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不孕不育等服务,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服务覆盖全面。围绕科学育儿,保定涞水试点开展国家科学育儿入户指导项目。围绕青少年健康发展,省计生协组织9个市14所高校申报国家青春健康项目。围绕老年健康,在曲周和巨鹿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加快做好老年人疾病防控、老年护理,逐步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围绕助老养老,邢台威县探索实施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为主导的“计生养老家园”模式。

  (二)优质服务,群众受益

  第一,充分发挥保健专业的特长和优势,从人员配备、服务质量、工作成效等多方面下手,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和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等基本预防保健和医疗卫生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第二,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了完整的项目组织管理制度、长效经费保障机制、规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数量、质量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第三,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省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全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财政每年列215万专项经费用于创新均等化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强化户籍地与现居住地的协调互动,推进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工作,倡导省内流动人口聚集区的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建立流动人口协会、党支部、联络站等新型协作方式,强化与北京、天津等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的双向协作互动,努力破解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初步建立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长效机制,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率达85%以上。第四,在抓好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服务内容,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进行签约。第五,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早在2010年,我省就建成省级集中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全面覆盖省、市、县、乡,各级均有专人负责。目前系统常住人口已接近7500万,人口覆盖率已超过95%。据数据评测,主要数据项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同时,依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积极开展计划生育证件网上办理,开通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服务绿色通道,探索计生回访中心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影响和制约家庭幸福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作为国家16个重点治理省份之一,多措并举,切实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2014年底,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7,完成国家降幅目标。一是印发了《关于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典型推荐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继续坚持各设区市和32个省重点治理县工作月报制度,深入挖掘各地鲜活有效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二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明确案件管理系统专人负责,保证“两非”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连续性,确保市、县机构改革期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不受影响。三是进一步规范产妇住院分娩个案登记,将出生实名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局抽样调查等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对,绘制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地理信息图,明确工作着力点,确定重点治理区域。四是大力宣传倡导关爱女孩、性别平等的理念,2015年8月,京津冀在承德兴隆县举行了“京津冀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兴隆行”启动仪式。河北省为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女孩每人发放励志助学金3000元,北京市为贫困女孩颁发“梦想启程”金钥匙,天津市向兴隆县雾灵山乡下石洞村和梨树沟村的贫困女孩捐赠两所“圆梦书屋”。


  四、帮扶救助、解决难题,将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第一,严格落实国家奖扶、特扶制度。按照“政策归省、疑点放后、从严从紧”的原则,先后制发了11个专件,进一步明确了奖扶特扶工作的组织管理、确认程序、资金发放标准和发放程序等,使政策执行实现全省统一。同时,将男方年满50周岁且暂不符合国家特扶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提前纳入奖扶;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扶金标准实现城乡统一。据统计,2015年度全省共确认奖扶对象534786人,特扶对象28113人。第二,在认真做好《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计划生育家庭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帮助,让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受益。据统计,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资金兑现率达100%。

  (二)全力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

  一是健全扶助制度体系。河北省紧紧围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多元需求和实际愿望,结合实际,反复调研论证,省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以经济补贴、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为主要内容“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扶助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开展亲情关爱活动。省计生协与省卫生计生委、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了“儿女亲情暖燕赵”活动,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加入到“亲情关爱”志愿者队伍中,开展“亲情相望、健康直航、文化共享、服务快递、温暖专送”五个方面的帮扶行动。同时,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暖心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鼓励创新,积极培树典型。在石家庄行唐县探索和推进“医养扶一体化”机制,依托行唐县计生家庭关怀扶助中心,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一系列扶助,确保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助”。河北省在全省利益导向政策培训会上推广了行唐经验;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该项工作座谈会上邀请行唐介绍了“医养扶一体化”工作经验,收到良好成效。9月28日,石家庄市在行唐县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介经验。

  (三)探索多种养老帮扶模式,逐步解决特殊家庭的后顾之忧

  一是省5部门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将失能或半失能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优先入住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二是在邢台威县试点建立“计生家园养老”模式,对各类养老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协调养老、公益、社会等各类资金资源,选定条件相对较好的机构,设立不低于20%的床位,作为“人口计生家庭”专用床位,科学、合理地安排计生家庭老人入住。三是针对失能老人、残疾人、流动人口和留守老人等四类特殊家庭,鼓励倡导居家养老,在邢台试点通过“政府买单、志愿服务”的方式,为每个家庭聘请志愿者,县财政给予每月50元的补贴。


  五、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扎实做好下一步创建活动

  创建过程中,河北省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加大宣传、协调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整合各方资源,以点带面,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为契机,着力于家庭发展,着力于健康促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现有项目运作。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推进现有项目的落实。针对我省目前推行的新家庭计划、青春健康项目、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救助、亲情关爱、科学育儿入户指导、养老照护等项目,进一步细分职能、细化具体工作、细致开展活动,严格规范项目资金支出,确保现有项目能够持续、深入推进。

  二是创新性的开展一些新项目。结合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拟推出一些新项目。针对儿童意外事故频发的现状,拟实施儿童安全计划,邀请省内专家编制儿童安排手册,向全省免费发放;针对失独家庭医疗、养老难题,在全省逐步推行契约赡养、医疗救助授权和住院护工补贴保险,运用法律途径、契约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缓解特殊群体面临的医疗养老问题;适时将涉及家庭的项目纳入计划生育回访中心管理,编制统一问卷,植入回访系统,回访员可按项目类型、回访比例进行随机筛选,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效果。

  三是齐抓共管,凝聚家庭发展正能量。充分发挥计生协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做大做强青春健康、少生快富工程和幸福工程等项目,围绕创建活动,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过程感人的活动;积极协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提供生产、生育、生活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再上新台阶。

  一年多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积极推动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该项活动在实际推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创建内容偏多、大而全,项目支撑不足,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按照法定职责确定任务,分阶段明确工作重点,推进创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进一步完善细化家庭任务,分解创建指标,采用项目运作模式,推进创建工作的特色化和具体化;三是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通过项目配套经费的方式,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