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 不断深化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发布日期:2016-01-05 阅读:3652

  2015年,天津市卫计委在国家卫计委的指导下,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宣传倡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老龄服务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作为转变职能,服务改革发展全局、服务家庭发展、加快推进建设和谐、美丽天津的重要举措,与深化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深入实施“家佳推进计划”,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也高度重视,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天津市2015—2017年度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体系之中,黄兴国市长亲自接受各区县党政一把手递交的责任书。年初印发了《天津市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津卫指导〔2015〕287号),明确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具体考核指标。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每年牵头,组织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等13个部门的领导组成督查组,深入各区县督查党委政府落实包括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在内的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目前这项督查已经进行了多年。

  2015年6月市卫生计生委转发发了《国家卫计委关于在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工作的通知》。在确定津南区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的基础上,全市各区县普遍开展了创建活动,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标准,形成了“党政主导、卫生计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已成新常态,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全市各区县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作为建设和谐、美丽天津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理清新时期做好家庭工作、促进家庭发展的主攻方向,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区县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主题,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作用,大张旗鼓宣传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和展示我市推动家庭公共服务、实施“家佳推进计划”、促进家庭幸福探索实践的成效,营造了有利于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在5月15日前,全市普遍组织开展“5.15”国际家庭日主题纪念活动。各区县卫生计生系统紧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据统计,全市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大型宣传广告牌(电子屏)13座。开展社会活动120余次,慰问计划生育困难家庭1000多户,制作宣传站牌横幅标语240余幅,发放《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告知单》2万份,实物宣传品共15500份,避孕药具5000份,义诊咨询10000余人次。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捐款3万余元。其中,《天津市推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经验于2015年4月15在《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给予刊发。各项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群众投身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

  (三)深化服务,促进健康。在2015年,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精准帮扶与家庭关爱”作为“家佳推进计划”年度主题,依托我市的市、区县、街镇和村居四级人口家庭公共服务网络,坚持面向家庭、面向群众,开展全方位服务。一是继续在全市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在市中心成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检测指导中心和孕前优生数据分析中心,为全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质量监控,加强高风险人群市区两级评估指导、跟踪随访和质量抽检。2015年上半年市中心就为5300余人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确定高风险人群1060人,均给予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全市累计有8万多人享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了该项目在城乡地区的全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科学育儿项目。指导和平区、西青区制定了《计生家庭科学育儿实施方案》,和平区在区街共建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中心、青苹果乐园分园、为老服务中心内,街居累计开展“涂颜色 扣钉拼图”、“小巧手 看图讲故事”等儿童早期发展活动11场,138户家庭受益。西青区聘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举办以“家庭教育对婴幼儿的重要性”为主题的婴幼儿早期发展促进知识讲座, 200余名婴幼儿家长受益。同时联合区妇联、医院等单位组织开展“快乐孕期、专家陪你做产检”活动,为孕期妇女讲解优生优育知识,受益人群超过2500人次。三是不断拓展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市和区县连续14年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积极推动教育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在市中心设立“青苹果之家”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展览,累计接待青年学生30多批次。全市累计建立青春健康服务阵地11个,培训各级师资1186人,组织开展青春健康公益讲座300余场,受益人群4万余人。滨海新区和河西区作为本市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试点区县,也都制定了《青春期与生殖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滨海新区争取财政经费18万元,积极推进各街镇依据自身实际开展青春期教育工作,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在18个街镇成立了青春期教育领导小组,四个街镇建立了青春期教育试点单位和基地,全区2015年共开展活动38次,青少年参与人数8000余人,制作宣传品和展牌3万余份,投入经费50万元。河西区投入9千余元全面整修了青苹果乐园青少年服务阵地,提升整体服务环境,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沙盘体验、心理测评、情绪管理、地面游戏、电子翻书等多种公共服务。开展“七彩星期二”常态化公益体验活动10场,举办“亲子沙盘”、“魅力暑期 精彩无限”等公益服务6场,在社区举办“学会接纳 学会欣赏”、“放飞梦想”等公益活动5场,累计千余名青少年受益。四是不断深化“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和“计生家庭老年照护”试点工作。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创建主题,不断深化“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和 “计生家庭老年照护”试点工作,围绕“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等内容开展专题技能培训,提高服务家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截止目前,共开设培训场所6处;打造了婴幼儿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开展培训活动20余次培,训家庭730余户,2200余人次。指导河北区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制定《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实施方案》,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进行摸底统计,共有60岁以上老人166494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多。目前,全区已投入经费12万元。通过保健知识、育儿知识、养老照护、人口文化进社区,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与文明素质,提高家庭综合发展能力。

  (四)加强利导,提升发展。 以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和保障能力为着力点,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结合作为促进家庭发展的治本措施,解决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生产、生活压力,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了实惠,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全力推动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市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上半年连续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在全市建立失独重点人群“一对一”精准帮扶制度,落实精准帮扶名单,对重点帮扶对象,责任到人。建立失独重点人群精准帮扶信息月报制度,确保及时了解动向,帮扶情况,协调解决困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及时到位,标准城乡统一分别是每人每月400元、500元,分别比国家城镇标准高130元、160元, 2015年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扶助24615人,发放特扶金13071万元。二是组织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按照时间节点指导各区县完成了“奖扶”、“特扶”两项制度目标人群资格确认、信息录入、经费测算编报工作,并通过了国家汇审。建立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扶机制,部分区县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给奖励扶助金,比市标准高120元,直至亡故为止。2015年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扶46538人,发放奖扶金4467.6万元。三是依托市计生协和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春雨润心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筹措资金为全市失独人员投保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暖心计划保险”,提供全年不超过90天每天不低于60元的住院补贴和最高10000元的三类意外伤害(身故、残疾、烧伤)保险,帮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深化“生育关怀”行动等项目,广泛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发展志愿者队伍,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元关爱的特别扶助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年来,经过全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在创建幸福家庭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转型不断深入,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带来了一些新形势、新问题。比如卫生、计生都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相关的民生工作,在做好家庭发展工作中如何更好的结合实际,避免虚空;在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家庭的利导政策完善,建立基本统一的奖励政策,实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接,实现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覆盖,将合法收养一个子女的也纳入奖扶范围等,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计生家庭发展。2016年,我们要从优化服务环境、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入手,在加强部门协作上下功夫,在加大惠民力度上下功夫,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认清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适应新常态,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