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搭建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发布日期:2012-10-08 阅读:2246

北京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谋划,着力探索创建幸福家庭工作理念

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目标,我们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逐渐确立了“836”的工作思路:就是以“幸福家庭 和谐人口”这8个字作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主线;以“建设家庭人口文化为中心、关注家庭成员和谐健康为基础、关注民生为目的”这3个方面为重点;突出以“六大惠民工程”为平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积极运作,着力突显北京人口计生工作特点

(一)政府主导。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和调控规划》,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从全局高度谋划,找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创建幸福家庭的结合点,不断丰富创建幸福家庭的内涵,实施了文明倡导、“宝贝计划”、青春健康、健康生育、生育关怀和“心灵家园”六大惠民工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体系。

(二)立足基层。创建幸福家庭工作,区县人口计生部门是服务家庭的主力军。北京市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以发改委、财政局、教委、卫生局、民政局、人口计生委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人口计生委领导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计生协会负责指导和管理,多部门联动,为基层工作搭建工作平台,横向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络,纵向加强对区、镇、村人口计生网络以及北京地区高校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的支持指导,进一步形成资源共享、资金整合、力量集聚的整体合力。

(三)服务群众。以不断满足家庭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家庭发展质量。面向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项目,探索改进服务提供方式,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承接政府购买人口与家庭发展公共服务项目,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创建幸福家庭的浓厚氛围,立足社区发展,打造“一刻钟服务圈”,使群众在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内,享受到均等化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

(四)解决困难。进一步加大对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困难家庭和特殊老年人家庭的帮扶力度和倾斜力度,完善四级惠民利民的利益导向体系,实现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市区(县)有政策、乡镇有规定、村居有承诺”,建立专项补助基金,加大家庭的保障力度,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努力实践,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一)帮扶机制助力幸福,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即:政策帮扶,在奖励扶助政策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我们将触角延伸至社会广泛关注的失独家庭,实行每人每月200 元长效扶助政策,统筹资源为其提供精神抚慰、医学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有意愿的家庭实现再生育。经济帮扶,以“安康计划”、“暖心计划”和“服务计划”为主,不断加大对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为特殊困难计生家庭量身打造“暖心计划”,由财政出资2160万元,为失独家庭的父母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2012年投保7746人,实现这些家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暖心计划”的实施,得到了中央、北京市各级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精神帮扶,2006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大学生、部队官兵等青年群体,与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结为国策亲戚,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全市共有3600多位志愿者与近2000户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亲情牵手。

(二)基地建设助力幸福,提升家庭服务品质。2011年以来,我们指导筹建的“市级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0-3岁市级早教示范基地”、“心灵家园”陆续挂牌,标志着青少年健康教育、0-3早教和计生特殊家庭三大公共服务基地在探索中相继建成,十二五期间,全市将陆续投入资金1600万元,指导16个区县分别建成100平米以上的早教基地、心灵家园和500平米以上的青春健康教育基地

(三)文明倡导助力幸福,倡导和谐家庭文化。充分发挥市、区、镇(街)三级人口文化体系的网络优势,打造“人口文化游”宣传品牌,进一步增强人口计生宣教工作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北京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等分别宣传报道创建幸福家庭工作。指导区县层层部署创建幸福家庭工作,形成了横到底、纵到边的宣传服务网络。一批以“幸福家庭”建设为主题的宣传精品脱颖而出。如平谷区的“幸福家庭发展计划”,怀柔区的“幸福怀柔人”评选等活动,深入村居,“幸福、和谐、文明”的家庭人口文化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