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助力民政部网络募捐平台新规,信息验证成关注焦点(转自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7-08-25 阅读:2882

2017年7月20日,民政部发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正式稿(第406号公告),自2017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与民政部于2017年6月2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实施的文本强化了平台信用要求和事中事后监管,增加了与《网络安全法》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并简化了一些平台内部管理和功能要求。

两项标准的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监管要求,并对平台公开捐助信息发布活动设立了普遍的可操作的行业标准。《慈善法》的实施未满一年,公开募捐的实践经验尚未成熟,网络作为当下公开募捐最主要的媒介之一,极易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两项标准的相关规定,例如明确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信息属性、禁止竞价排名、禁止插入商业广告等等要求,将促使已设立或拟设立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网民区分合法合规的公开募捐信息和其他未经证实的求助信息或非法的募捐行为甚至欺诈活动,促进了互联网公开募捐活动的进一步有序发展。

2016年“罗一笑事件”的发酵,曾一度将互联网公益推上了风口浪尖。而类似的案例,还有4岁南京重病女孩柯蕾获得了648万余元捐款,但父母却被质疑滥用捐款,甚至有数十名网友以涉嫌“诈捐”的名义报案,要求柯蕾父母返还善款。8月,广西防城港市一女子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谎称家人遇难,不仅骗取了数千网民同情,还诈骗近10万元捐款。10月,安徽利辛女子李娟自称为救女童而被恶犬咬成重伤,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超过80万元,但随后有媒体调查发现,李娟并非在帮助别人时被咬,而是在自己男友家的养狗场内被狗咬伤的。

类似的捐款争议事件频发,让公众对互联网公益的信任层层剥离,很多人再也不敢相信网络求助信息,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参与网络捐款。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正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公益难免鱼龙混杂,而出现这样极端的局面也并不代表公众的爱心被稀释,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而不是因噎废食。这些失实失真案例,真正妥善和专业的做法应该是在募款之前和募款过程中,由相关平台和社会组织全程介入和引导,从源头抓起,对受助对象进行真实的信息验证,并跟踪善款流向,及时对公众进行反馈,避免善款流向不明。

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www.zgdbjz.org.cn)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将从三个方面助力信息核实验证:

一是对接国家卫计委全国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库,通过775万户贫困大病患者数据和精确的1996万人的患病情况统计,对每一个患者基础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患病情况说明、家庭情况介绍)进行核实,确认其真实性。数据库按照病种、区域、年龄、性别等类别,为慈善机构、募捐平台提供符合要求的精准救助对象,扩大救助区域和增加救助人次。

二是对接乡村医生志愿者和卫生计生系统资源,作为数据库信息验证途径的补充。若在平台查询患者信息无结果,仅需提供患者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现住址,平台可通过同区域负责的志愿者上门采集患者一手信息,票据信息,利用合疗办、医院等机构核实患者基本情况。

三是对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机动性,利用学校地理优势,奔赴湖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四川等全国各省份的周边贫困县,对贫困大病患者信息进行验证核实和信息反馈工作,作为完善精准大病救助信息验证网络的补充途径。

三条途径,三管齐下,通过精准定位、真实验证、及时反馈,透明捐助过程,让捐助者放心,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受益,善心有归处。

这些备受公众关注的骗捐事件,对公益行业来说也是一种鞭策,构建一个良性运行的公益生态势在必行,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坚持做最真实透明的公益大病救助网络,让善心不再疑虑,让爱有迹可循。

图/文 社联部| 编辑/邵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