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注重“五结合”突出“五提升” 扎实推进创建幸福家庭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12-08-21 阅读:2694

   酒泉市是国家确定的32个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单位之一。自2011年5月以来,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五大目标,注重“五结合”,突出“五提升”,统筹协调、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与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相结合,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酒泉市既是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又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单位,具体工作中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围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才保障”六大机制,不断丰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新内涵,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做到了“三个纳入”。

一是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强化高层倡导。在2011年我市相继召开的党代会和人代会上,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写入了市委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及随后印发的《酒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列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的重要内容,号召全市积极行动,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酒泉市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就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创建内容和标准、阶段安排和推进措作了具体部署。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阶段性安排意见,进行具体工作指导。我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贯穿于“十二五”期间,总目标是到2015年末,全市60%以上的村(居)实现“和谐幸福家园”,60%以上的家庭迈进“幸福家庭”行列。

二是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日程,形成创建合力。成立了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人口、宣传、财政、教育、卫生、人社、民政等20个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中的职责和具体任务,形成了“党政主导、人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是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加大行政推动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并就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市人口委和七县(市、区)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督查调研,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当前计生工作特别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制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时,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五大任务分解到人口计生“三线”目标责任书中,加大考核评分权重,并严格兑现奖惩。

2.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相结合,提升文明倡导影响力。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酒泉市全面推进第四阶段(2011-2015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倡导婚育新风,构建和谐家庭”的活动主题。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主题,确定了“科学生育、身心健康、家风文明、致富发展、守法诚信、热心公益”六条幸福家庭创建标准;结合签订“诚信计生承诺协议书”,市、县、乡人口计生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调查摸底,认真审核筛选“幸福家庭”创建村户,按照“宣传发动、学习培训、自评自荐、群众评议、综合考察、报批审定、公示、授牌”等评选程序,广泛开展“和谐幸福家园”和“和谐幸福家庭”评选活动;优化户外宣传环境,对全市固定宣传标语、公开栏等进行了优化更新,强化了“婚育文明、性别平等、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等家庭人口文化的宣传;开展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全市建成不同层次的人口文化广场、大院、一条街、长廊等示范点230个;以弘扬婚育新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关爱女孩等为主要内容,编印“幸福家庭”、计划生育爱心进万家知识读本及系列宣传资料16.6万余份;强化媒体网络宣传,充分发挥新型媒体作用,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和育龄妇女QQ群,以发送提示性、宣传性、服务性温馨短语信息等方式,宣传人口文化和工作动态;将婚育文化融入民俗文化、广场文化、村社文化之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口文化活动,全市建成群众文艺团体367个,演出达579场次;通过举办“人口文化艺术节”、人口文化作品展览等方式浓厚创建氛围,提升文明倡导影响力。

3.与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拓展转型相结合,着力提升优生优育和健康促进水平,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一是强化硬件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以家庭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为重点,以全社会普遍参与为实现途径的优质服务新格局。近年来,先后争取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国债项目32个,投资1320万元,新建县、乡服务站(所)28个,改扩建县、乡服务站(所)4个。全市95%的乡镇服务所达到了规范化标准,90%以上的计生服务机构达到“四优一满意”标准要求。顺应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和群众健康检查新需求,一些县市区还购置了钼靶、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TCT等高端设备。二是着力优生优育。自2010年以来,我市先后有4个县市区列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3个县列入省级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县。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中,我们按国家标准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成立技术检查团队,明确项目负责人和信息统计员,全面承担优生健康教育、项目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等工作;对计划怀孕夫妇举办各类优生知识讲座;根据检查结果对每位参检对象进行分类服务,确保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共为8972人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缺陷儿出生率由前3年8.26‰降到现在的5‰.三是以“两癌”普查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宫颈癌、乳腺癌是已婚妇女的高发病。为了提高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妇女“两癌”免费普查作为心系群众的民生工程、服务群众的德政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目前,全市已指定城乡普查机构18家,22.9万名城乡适龄妇女中,已普查16692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2.8%,需确诊1906人,已转诊1879人,有48人被确诊。整合社保、民政、妇联等部门的相关救助政策,对确诊患者进行了及时救助治疗。

4.与创建全国利益导向示范区相结合,提高家庭致富发展能力。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制定了以“成才、致富、保障、健康”四大工程为重点、28项政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家庭“幸福计划”。突出对计划生育老年、伤残或死亡家庭扶持、救助的政策措施。其中,把奖励扶助金提高到1200元/年、特别扶助对象的扶助标准提高到2400元/年(伤残家庭)和3600元/年(死亡家庭);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费提高至2000元。同时,制定“以人为本”的诚信计生政策措施,农村“二女户”夫妇知情选择一项节育措施,并签订诚信计生协议后,便可享受以前只有“二女结扎户”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市政府印发了《酒泉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市人口委、市计生协与人寿保险公司联合下发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合作协议》。积极做好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民生政策的衔接配套,新农合“农村两户”筹资标准和参合对象住院报销、救助标准,所需资金由政府统一买单,在农村妇女小额担保信贷项目及其它实用技术培训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两户”优先纳入,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市人口部门和妇联组织一起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与创建幸福家庭,提高家庭致富发展能力。目前,全市累计发放贷款30亿元,受益妇女7.5万名,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贴息1.6亿元。今年1-5月,已为2.3万名妇女发放贷款110475.4万元,今年有望新增贷款突破20亿元。当年可争取财政贴息1亿元,仅财政贴息一项,就使贷款妇女年人均增收4500元。

5.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相结合,激发奉献社会新热情。一方面,组织各级党政组织、计划生育干部、计生协会理事、广大会员、志愿者开展以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独生子女、女孩健康成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五关怀”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社会贤达、能人志士奉献爱心,实施结对救助。2011年为2128个计划生育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共计46.2万元,帮扶1128人次,发放帮扶金28.15万元。救助1825人,发放救助金65.61万元。重视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今年全市新增11379个计划生育家庭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新增投保金额54.119万元。人人乐于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养老助残、邻里互助、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正在全市悄然形成。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家庭成员的公民意识和感恩情怀。自己富了,不忘乡亲,邻里有难,伸出援手,带动他们共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通过团结互助,相互带动,不断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形成人人乐于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2011年,金塔县西坝乡西移村二组李菊香 利用“幸福工程”款,搭了1座日光温室,在县、乡两级计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掌握了大棚蔬菜各个环节的种植技术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在她的带动影响下,村里更多姐妹都加入了温棚蔬菜种植的行列,走上了致富路。现在全村搭建温棚达124座。玉门市黄闸湾乡二女户景玉锋,发展餐饮服务业率先致富,先后捐资12万元,扶助50多名贫困学生。市、县人口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定期到基层开展义诊、咨询和培训,实施志愿服务,激发大家奉献社会的热情。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市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取得了“五提升”的初步成效。

一是提升了人口均衡发展水平。通过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风尚,全市农村有3万多对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夫妇主动放弃二胎生育,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全市计划生育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多年保持在正常范围。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吸引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全市人口计生事业转型跨越发展。

二是提升了乡风文明和谐水平。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幸福家庭”村(居)级示范点31个,乡、村(居)两级按照“一对一”帮扶服务模式,共计培育“幸福家庭”典型户2000余户,评选命名“和谐幸福家庭”1.2万户。2011年,我市肃州中学学生茹晓燕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女孩”、“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

三是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创建活动中,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口和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的家庭享受国家的免费优惠政策;更多的家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成为家庭健康明白人;更多家庭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四是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网络重要作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拓展。特别是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实施,将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切实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质,破解了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职能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瓶颈,锻炼了技术服务人员,提高了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成为人口计生部门拓展服务职能、关注家庭幸福,打造群众满意民生工程的有效载体。

五是提升了人口计生行业形象。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起了以关注家庭成员和谐健康发展为基础,以关注民生为目的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广大计生干部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主动和他们结对子、交朋友,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中的难题,不仅是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管理者,而且成为法律知识的宣传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促民致富的服务者,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者,塑造了人口计生部门情系民生、促进和谐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