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安副主任在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5-12-23 阅读:5508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王培安

(2015年12月23日下午)


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健康发展。

  刚才,会议通报了全国首批32个创建活动示范市。示范市创建工作扎实,活动富有成效,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积极态度、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将对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会上,几个单位作了很好的经验展示,看后很受启发。一会儿忠禹会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建议》提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两项重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意义重大,内涵深刻,任务艰巨。

   (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恢复,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快速增长,从建国初期的5.4亿人迅速增加到1970年的8.3亿人,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和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是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性转变;二是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三是创造了较长一段“人口红利期”,为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低生育水平稳中有降,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力总量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减少,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最佳窗口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2011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均实施了双独两孩政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今年10月,五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全面两孩政策的决策部署。

  全面两孩政策是党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广大家庭的和谐幸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为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中央将出台决定,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出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草案。各地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统筹考虑、周密安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保政策平稳落地,确保事关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有序衔接,把好事办好。一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二要抓紧做好修订地方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准备工作。三要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四要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保障母婴健康安全。五要切实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健康支撑。

  健康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这是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一个时期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更好地维护国民健康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健康支撑。

  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和地方、激励和约束的关系,统筹推进深化医改各项任务,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刻认识新时期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两孩政策的决策部署,同时指出要“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主题,开展“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始终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总目标,面向社会、立足家庭,围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教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家庭致富及养老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切实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增进家庭福祉。

  二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优势,围绕“健康”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针对全人口和生命全过程,立足家庭提供系列公共服务,开展家庭保健、家庭育儿、养老照护和家庭文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健康指导,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水平,必将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济困、致富发展等活动,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贫困的计划生育家庭致富发展,是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全面总结,充分肯定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取得的积极进展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自2011年启动以来,经过了试点探索、全面开展、示范带动三个阶段。五年来,在王忠禹会长精心设计、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卫生计生部门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主题,大力开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各项活动,切实提升了城乡家庭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各地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平台,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探索创新卫生计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家庭发展,形成了宣传倡导、利益导向、优质服务相结合的良好工作局面,创建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

  (一)积极构建了齐抓共管格局。创建活动自启动之日起,就确定了“一委两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计生协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领导体制。五年的实践表明,这个领导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卫生计生委的行政组织优势和计生协、人口福利基金会的社会组织优势,对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创建活动高度重视,2014年将“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纳入“三评”(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事项。各地将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普遍成立了由党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将创建活动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财政投入。江苏、内蒙古等省(区)设立创建活动专项资金。各地普遍制定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北京、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多部门联合发文,建立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卫生计生部门积极协调,扎实推进,充分发挥计生协、人口福利基金会的作用,基本形成了“党政统筹、卫计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有效提升了家庭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动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开展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等项目;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实施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筛查和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等项目,进行计划生育家庭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养老照护等试点工作。各地积极推进项目工作,广泛传播健康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计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了家庭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等服务阵地,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育龄夫妇、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服务;整合卫生计生资源,为群众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医养结合工作,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照护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管理,提升健康水平。

  (三)切实帮扶了计划生育家庭。国家卫生计生委积极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2015年,共发放奖励和扶助金115亿元,惠及1000余万人。从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关怀等方面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全国25个省(区、市)提高了特别扶助金标准,23个省(区、市)实现了城乡标准的统一。中国计生协将保险机制引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工作,推动各地建立住院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其住院困难问题。各地进一步协调推动各项普惠的经济社会政策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待,计生协和人口福利基金会积极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项目,切实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四)大力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借助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社会性别平等、健康科学知识等。各地也以“国际家庭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幸福家庭评选、摄影作品征集、创业示范户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了一批致富奉献、文明诚信、健康和谐、回报社会的幸福家庭典型,推动了家庭文化建设,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影响力。2015年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评估验收电话调查发现,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均在8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家庭发展各项工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家庭发展各项工作。

  (一)加强保障,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力度。研究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构建支持按政策生育的保障政策,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相关政策的衔接工作,尤其要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工作。近年来,部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集中进京上访,在全社会造成强烈反响。做好对他们的扶助关怀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和关怀力度,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针对贫困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开展健康扶贫,大力实施“幸福工程”和“生育关怀”等项目,加大对这些家庭的帮扶力度,帮助这些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二)探索创新,加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建设。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对家庭发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将家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三五”规划,立足于保障和改善家庭民生,重点支持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研究构建有利于家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年赡养等为重点内容,出台具体政策,包括制度设计及经济支持等措施,增强家庭抚幼和养老功能。探索建立家庭健康服务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以现有机构和队伍为基础,以对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指导为主要任务,为广大城乡家庭,特别是空巢家庭、留守家庭及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努力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项服务。开展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与城乡居民家庭签约服务,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继续做好新家庭计划、计划生育家庭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养老照护等试点工作,逐步推广项目经验,普及家庭保健、家庭育儿、养老照护和家庭文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相关服务,着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三)医养结合,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也是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研究制定了《健康老龄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并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规划》,各地要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承担牵头责任,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把医养结合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按照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工作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完善健康服务法规标准和监管等,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合”的精神内涵,做到资源共享,多轮驱动,健全医养结合长效合作机制,鼓励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重点是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难点是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要逐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医养结合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国家层面即将在7个省(市)启动医养结合示范试点项目,并在6个城市启动智慧健康养老基地示范项目,各地也要按照文件要求,尽快启动省级试点项目,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问题不仅是人口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制约家庭幸福、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卫生计生系统的一项硬任务。从长远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但在男孩性别偏好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短期内生育政策调整对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作用有限。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要围绕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加强宣传倡导,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把促进性别平等和扶贫帮困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女孩成长成才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围绕解决女孩升学、女性就业以及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养老照护等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发展的奖励扶助政策体系,努力提高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发展能力;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以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布实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为契机,进一步健全部门配合、联合执法和区域协作机制,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健全出生人口性别统计监测制度,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五)宣传倡导,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指家庭成员形成的有关婚姻、生育、抚养、教育、赡养、健康和家庭成员关系等较为一致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家庭文化是家庭的灵魂,家庭文化建设通过发挥文化的先导作用,引导观念,传播知识,对强化家庭基本功能、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应在统筹解决人口均衡发展和家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上寻找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着力推进家庭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诠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准确解读中央决策精神,鼓励按政策生育。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为载体,广泛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引导家庭依法生育、负责任生育、科学生育。弘扬中华孝道,引导家庭尊敬老人和供养老人。利用“国际家庭日”“世界人口日”“国际女童日”等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家庭文化建设。

  四、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取得实效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需要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确保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积极协调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促进家庭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统筹、卫生计生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支持联动、社会力量配合协同、城乡群众广泛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利用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和群众优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和人口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探索建立符合群众需求的家庭健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家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投入保障。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计划生育工作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卫生计生财政投入也要逐渐向注重服务家庭、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增进家庭福祉方向转变。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等相关部门,围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设计项目,整合资源,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向家庭发展工作倾斜,并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人口福利基金会在项目设计、资金募集等方面的优势,为创建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提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创建活动,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家庭服务需求。

  (三)加强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新时期家庭发展理论研究,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为制定家庭发展政策和设计相关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加强对各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创建活动和家庭发展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转变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成果转化,推动成功经验上升为政策制度。

  (四)注重示范引领。各省(区、市)要充分发挥全国首批32个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的作用,引领和带动各地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对示范市进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若发生重大违法案件、经费投入明显下降、家庭发展相关项目执行不力等工作水平严重滑坡的情况,核实后即取消示范市资格。各地也要加大对示范市的指导,同时鼓励地方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示范市标准,引导规范本地示范市工作,推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做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推动家庭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新的时代赋予创建活动新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统一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这一惠民生、利长远的工作抓实抓好,为实现“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的“家庭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