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大手拉小手 共奔幸福路
发布日期:2015-04-21 阅读:2945

1995年,中国人口报社、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共同发起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公益项目。20年来,幸福工程产生了显著的效应,成为慈善事业的知名品牌。在幸福工程创立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幸福工程项目点进行实地采访,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幸福的足迹——幸福工程20周年纪行》栏目,展现幸福工程20年的成果,展示受助母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进一步扩大幸福工程品牌的社会认知度。

——编者按


今年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公益项目实施20周年,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市,探访这里受助的贫困母亲,感受“幸福工程”给她们生活带来的真切变化。

在奉贤区四团镇杨家宅村幸福工程项目点——帼盛绿色瓜果合作社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大棚里劳作的张林娟。张林娟是基地的负责人,也是项目点的带头人,201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幸福母亲”。今年已经55岁的她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看到我们来了,她欣喜地迎了上来,将我们领到大棚里观看种植的白甜瓜。张林娟指着长势喜人的白甜瓜说:“再过不久,这些瓜就要上市了,到时候一个大棚的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基地里有40多个这样的大棚,光种植白甜瓜就能收入七八十万元!”

张林娟除负责管理基地的运行外,个人也承包了十几亩地种植大棚瓜果,还有十几亩地种植桃树,一年的纯收入在十万元以上,独生女也已经成家立业。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张林娟满是欢喜,眉眼间都是藏不住的笑意。然而,刚嫁到杨家宅村的时候,张林娟家的生活却是非常贫困。那时,张林娟在服装厂下岗了,只能在家种点田,一年的收入也就几百元。当时孩子小,公婆身体多病,家里根本没钱支付医药费用。无奈之下,丈夫外出做临时工,张林娟每天起早贪黑,种一些蔬菜,然后背到街上去卖,可是忙忙碌碌,家里还是一贫如洗。

为了改变贫困的状况,生性好强的张林娟放弃传统的种植模式,改种进口甜瓜。有了两年的种植经验后,一心想继续发展生产扩大规模的张林娟将种瓜的村民组织起来,于2005年成立了帼盛绿色瓜果合作社,吸纳47户家庭为社员,多数是贫困母亲家庭。

合作社建起来了,但贫困母亲们没有资金建大棚,正在她们为此发愁的时候,“幸福工程”雪中送炭。2006年,市计生协了解合作社的情况后,决定将帼盛绿色瓜果合作社建成幸福工程项目点,通过合作社这个“火车头”,帮助和带动更多的贫困母亲实现脱贫。第一轮提供无息贷款30万元,帮助社里的贫困母亲购置设备,发展生产。张林娟用幸福工程项目贷款扶持需要资金的贫困母亲,并手把手教她们建大棚、栽秧苗等技术。后来,“幸福工程”又对合作社进行了两轮资金帮扶,用于改进生产设备和扩大规模。通过合作社组织带动,累计帮助188名贫困母亲脱贫,现有的20名贫困母亲年人均纯收入在6万元以上,张卫红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张卫红承包了12个大棚,年纯收入稳定在10万元左右。她感慨道:如果没有“幸福工程”,没有林娟姐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上海市在实施幸福工程过程中,结合贫困母亲的现状和需求,不断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项目运作模式,扶持一些专业合作社作为幸福工程项目点,吸纳周边贫困母亲进入合作社创业、务工,通过合作社这个“大手”,拉着贫困母亲的“小手”,一起向前迈进,实现合作社发展和贫困母亲脱贫的双赢。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的陈美英就得益于阿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摆脱了贫困。阿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1月,2012年成为幸福工程项目点,吸纳贫困母亲七八十名到基地务工。

陈美英今年69岁,原本老公在外打工,自己在家做做家务,儿子在一家工厂做保安,儿媳妇在家带小孩,一家子不算富裕,但也其乐融融。后来老公患了肺栓塞病,当年治疗就花费了15万多元,外面欠了一大笔债,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当时,陈美英不知生活怎么继续下去了,失去了信心。阿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幸福工程项目点后,村计生协推荐陈美英到基地务工。刚开始到基地时,陈美英情绪低落,不爱跟人说话。在合作社的帮助下,陈美英家的经济状况慢慢改善,社里的其他贫困母亲也鼓励她,慢慢地,她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通过在合作社里学习劳作,陈美英掌握了种植草莓的技术,自己利用空闲时间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合作社还专门派人上门指导。然而,草莓成熟之后销售却成了问题,价格卖不上去。合作社负责人知道这个情况后,特别交代把在基地劳作的贫困母亲家里种植的草莓按15元/斤的价格收购,比市场价高了2~3元。当年,陈美英种草莓收入1.1万元。现如今,陈美英在合作社每月务工收入有1800元,每年土地流转租金有4000元,加上计生奖励金、新农保等资金,生活已经摆脱了贫困。提起“幸福工程”,陈美英激动异常:“来到合作社,真是从绝望中找到了希望,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心里很开心!”

除对贫困母亲进行经济帮扶外,上海市计生协会还对贫困母亲进行教育培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每年还组织医务人员到各项目点为贫困母亲进行健康体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全方位关怀贫困母亲。从这些母亲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上,记者看到了“幸福工程”对她们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幸福变化,真切感受到了“幸福工程”的幸福寓意。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5年4月17日一版 记者:吴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