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草原的玫瑰
发布日期:2017-08-08 阅读:1828

绽放在草原的玫瑰

说起库拉西,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身材高挑、肤色白净、鼻梁高挺、睫毛修长,有一双巧手,时常穿着绣着哈萨克族色彩图案的衣服,不爱说话,总是抿着嘴浅笑。然而这样一位安静内敛的哈萨克族女性,却是第六师红旗农场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孵化园的负责人,也是幸福工程项目合作社负责人。

走出家门  成为创业带头人

以前库拉西和哈萨克族妇女们都是在家里绣。2012年,幸福工程救助母亲项目款10万元在红旗农场落地,民族手工艺产业孵化园也建成了,项目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将10万元投入到孵化园,并选她当上了项目带头人,库拉西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展示技艺的舞台,也看到了毡绣布绣发扬传承的希望,她主动带头走入孵化园就业创业,并动员闲赋在家的哈萨克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孵化园就业。库拉西对于自己的技艺从不私藏,毫不吝啬得将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前来学习的织哈萨克族妇女,并鼓励她们跟着自己一起就业创业。

为了让毡绣布绣技艺得以传承发展,库拉西组织成立了哈萨克族毡绣布绣合作社。虽然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9名社员,但库拉西说:“能够让这些妇女走出家门就业,这已经很好了,我有信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当中来”。

传承发展  成为致富带头人

库拉西不仅传授技艺,组织生产,还亲自联系市场,开辟销售渠道。通过经纪人与商家签订单,保证毡绣、布绣的市场销路,形成了毡绣布绣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不断的努力,如今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0多人。红旗农场为她们购置了绣花机44台,建成了2个机绣车间,2个手绣车间。库拉西带领60多名姐妹们在孵化园大显伸手,她们的绣制中,既保留毡绣布绣其原生态性地域性、民族性特色,又能彰显其时代性文化元素的多样性,还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绣品图案更具时代性,增强其文化和艺术的感染力。来到库拉西的手绣车间,仿佛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绣品世界。目光所及,无论是挂毯、床毡、地毯,还是沙发垫、花帽等小饰品图案精美,色彩缤纷,构图完美,针法细腻,彰显着哈萨克妇女的智慧、热情和奔放。她们每年能生产毡绣布绣品1000平方米,2013年,孵化园实现产值100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2-1.5万元。2016年农场又将幸福工程款投入到孵化园,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业人员达60人,产值达140万元,人均增收2万元。库拉西带领这些哈萨克族妇女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实现了人生价值,也实现了增收致富梦。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库拉西,就是草原上绽放的一朵玫瑰,祝愿她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