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台走下来的一对贫困夫妻----记长泰县武安镇鹤亭村先进脱贫母亲 李瑞华
发布日期:2013-04-27 阅读:3126

上世纪七十年代,鹤亭村有个业余芗剧团,颇有名气。李瑞华和李和全在青少年时代空余时间经常到芗剧团观看排练、走台步、哼唱腔,耳闻目染,逐渐对芗剧入了迷。七十年代末,两人同时参加了剧团演出,经过多年习艺,演技不断提高,双双担任主角。台上演出对手戏,台下排练在一起,经过三年多的情感交流, 1984年,热恋中的李瑞华和李和全终于喜结连理。婚后生有一女一男,按时落实了节育措施。现女儿已出嫁,儿子高中毕业后回家当帮手。

李瑞华夫家有4个兄弟,丈夫李和全排行老四,婚后分家时只有一间平房,家底薄,经济拮据。1985年芗剧团解体后,夫妻双双回家种田。当时自报田份承包了6亩责任田,种植柑桔、甘蔗、香蕉。虽然整天在田间流汗劳作,但由于缺乏生产技术和农业成本,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孩子读书,生活费用、生产成本支出逐年增加,连维持温饱都有困难。夫妻俩深深感受到,台上演的与台下的现实大相径庭,台上一切都那么美妙完满,台下却是孩子、票子、房子、生活困顿,日子难过,成为一对贫困夫妻。

李瑞华和李和全是一对敢想敢干的夫妇,为了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2004年,夫妇俩利用平时省吃俭用积累的2万元,再向信用社贷款5万元,在2亩责任田上搭起竹棚,买来原料和菌种,请来市农科所技术员,种了10万包白背黑木耳。夫妻日夜在木耳房精心管理,加上价格稳定,当年收入10万元,扣除成本后,纯收2.2万元,比种植甘蔗效益提高近10倍。找到致富门路,吃到了甜头,夫妻俩信心大增,2005年又扩大种植规模,种木耳13万包。镇村计生协会看到她家信心这么大,种木耳又获得成功,就从幸福工程项目款给予帮扶3000元,这一年纯收入达3.6万元,及时还清了项目款。2006年,镇村计生协会了解她家仍欠信用社贷款,又想要扩大种木耳规模,再次给予帮扶项目款3000元。这一年种植木耳15万包,又种蘑菇300平方。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自繁菌种,到龙海买回65支原种,每支2元。第一次每支繁殖4瓶,第二次每瓶再繁殖20瓶,第三次每瓶播种30包,这样经过三次繁育每支原种可播种2400包,15万包木耳原种本钱只花130元,比原来直接买菌种播种每包1角钱省了1300多元。这一年她家木耳、蘑菇纯收近6万元,及时还清项目款和信用社贷款。

李瑞华夫妇找到致富门路后,种植木耳、蘑菇的劲头一发不可收拾。这几年她家将6亩责任田全部改种白背黑木耳,建起八大棚木耳房。2009年种植木耳25万包和蘑菇300平方,纯收入15万元。2012年种植木耳扩大到近40万包,收入20万元。不仅添置了家用电器,还新建了一座二层楼房,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典型。李瑞华脱贫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季节性用工需要,招聘当地多名贫困母亲到木耳场务工,平均月工资800多元,一年共发出工资4万多元。在李瑞华种木耳致富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村民小组有4个农户分别种植木耳10万包至15万包,他们夫妇经常到现场指导,帮助联系原料,以成本价提供菌苗,联户出售产品,提高了产品价格,逐渐形成了市场,得到群众好评。2008--2009年,李瑞华家分别被县授予“五好文明家庭”和“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勤劳致富示范户”的光荣称号,2010年6月,被全国幸福工程组委会授予“幸福母亲奖”。


(长泰县幸福工程项目办  连福兴)